时间:2021-06-26来源:阅读:()
两湖战场的作战
1926年7月9日,北伐战争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雄壮口号中正式开始。北伐战争的目的是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这是孙中山多年的愿望,是全国人民的共同要求。
这时,北洋军阀的兵力还很强大。直系吴佩孚控制着湖北、湖南、河南三省及直隶的保定一带,约有兵力20万人。直系孙传芳割据着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五省,有兵力20万人左右。奉系张作霖占据着东北三省、热河、察哈尔和北京、天津地区,连同受他节制、统治山东的张宗昌的军队在内,约有兵力30多万人。其他各省还有许多小军阀。而国民革命军只有八个军,兵力仅10万人左右。从双方总兵力的数量来看,北洋军阀占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北洋军阀的统治已失尽人心,内部又存在深刻的矛盾,这就为北伐军提供了利用矛盾、各个击破的机会。北伐开始时,张作霖希望借北伐军的力量打击吴佩孚的势力,对战争采取观望态度;孙传芳打着“保境安民”的旗号,暂时保持中立。吴佩孚的主力部队正在北方进攻冯玉祥的国民军,而在湖南、湖北的兵力包括战斗力很弱的各种杂牌军在内只有10万人,用以攻击唐生智并企图进窥广东的兵力只有四五万人。因此,北伐军可以首先集中力量,在湖南、湖北战场打击吴佩孚所部。
早在1925年9月,苏联军事顾问加伦就提出了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北伐军事战略方针。但是,由于国民革命军将领各有自己的算盘,所以在1926年4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制定的北伐进军计划中,提出同时向湖南和江西进军,即同时与吴佩孚和孙传芳作战。加伦回到广州后发现这个问题,立即要求修改计划。经过加伦的劝说和多次磋商,各军将领才同意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战略方针,即首先向湖南、湖北进军,长驱直进,迅速消灭吴佩孚所部;同时和孙传芳进行谈判,并向湖南、江西边境和广东、福建边境分别派出部分兵力进行监视和防备,待两湖战场取得胜利后,再集中兵力消灭孙传芳;最后,集中兵力消灭张作霖,统一全中国。后来的事实证明,加伦的战略构想是北伐战争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条件。
按照上述战略方针,1926年5月,国民革命军第七军一部和第四军所辖叶挺独立团等部作为先头部队,出兵援助被吴佩孚援军击败而退守衡阳的第八军唐生智所部,拉开了北伐进军的序幕。在国民革命军的八个军中,第四军内的共产党员最多,叶挺独立团又是其中战斗力最强的一支部队。独立团一出师,就立下引人注目的战功。6月初,独立团到达湖南安仁县,击退正向安仁推进的直系军队,乘胜占领攸县。与此同时,第七军一部也到达衡阳一带,协助第八军击退直系军队的进攻。北伐军初战告捷,稳定了湖南战局,打开了向北进军的通道。
7月初,第四军和第七军主力到达湖南的衡阳和攸县一带后,同第八军一起,分三路攻长沙。7月11日,北伐军进占长沙。这时,蒋介石决定亲赴前线,于7月27日率其嫡系第一军第一、第二两个师自广州北上。
攻克长沙后,北伐军将领中又有人主张同时向湖北和江西两个方向发展。中共中央及时向国民政府建议:“北伐军事战略暂不动江西,先趋武汉,以避免激出误会,引起五省卷入讨赤”[1]。8月12日,蒋介石在长沙主持召开军事会议。会上虽有争论,但在加伦的努力下,最终还是作出了集中力量进军武汉打击吴佩孚、对孙传芳继续采取中立政策、在军事上警戒江西的决议。加伦据此制定了具体作战计划。8月中旬,北伐军继续北进,19日占领平江,22日占领岳州,随即进入湖北。
吴佩孚看到北伐军有直捣武汉之势,急调在北方进攻国民军的直系主力南下,并在地形险要的汀泗桥一线布防。8月26日,国民革命军第四、第七军向汀泗桥发起总攻。敌军凭险固守,战斗异常激烈。斗志旺盛的北伐军一鼓作气,在8月27日攻下汀泗桥,打开了通向武汉的南大门。吴佩孚气急败坏,亲自率领南下的直系主力赶向咸宁增援。叶挺独立团在攻克汀泗桥的苦战之后未经休息,立即乘胜追击,赶在直系主力到达之前,一举占领咸宁。8月30日,第四军、第七军攻占贺胜桥,击溃吴佩孚主力,接着挥师武汉。9月上旬,第八军渡过长江,占领汉口、汉阳。
自北伐开始以来,蒋介石的嫡系部队第一军一直担任预备队,没有同敌人打过硬仗。在第八军进攻汉口、汉阳时,蒋介石才指挥第一军第二师同其他北伐军部队进攻武昌。由于蒋介石指挥失误,进攻武昌的战斗一再受挫。蒋介石移师江西战场后,10月10日,北伐军第四、第八两军再次发动对武昌的总攻,占领武昌城,生俘守敌1万余人,基本上消灭了吴佩孚的军队。
攻打武昌时,叶挺独立团再次立下战功。攻城命令一下达,叶挺即发动官兵备好登城竹梯,并亲自指挥全团攻城。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冒着枪林弹雨,冲锋陷阵。第一营作为奋勇队(敢死队)攻城时,遭敌人猛烈射击,不到20分钟全营仅存10余人,营长、共产党员曹渊头部中弹阵亡。第二营攻城也多次受阻,伤亡重大。但全团官兵表现出无比坚强的忘我精神和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终于率先攻入武昌城。战后,独立团党支部决定在武昌洪山修建攻城官兵诸烈士墓,安葬曹渊等191名在历次战役中牺牲的烈士。墓碑上镌刻着“精神不死”、“先烈之血主义之花”、“诸烈士的血铸成了铁军的荣誉”等名句。这座烈士的墓碑,成为共产党人和革命军人在北伐中英勇善战、不怕牺牲的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