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7-02来源:阅读:()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题
前 言
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是党活动的主体。党员队伍状况如何,关系党的生机活力,关系党的执政使命。
党的百年史就是一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历史。一百年来,我们党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来谋划党员队伍建设,紧密联系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来推进党员队伍建设,努力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党的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把党员队伍的建设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
党员总量实现持续稳步增长,截至2021年6月5日,党员总数达到9514.8万名。发展党员质量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的年龄、学历结构得到明显改善,分布和结构不断优化;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在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中,冲锋在前、勇挑重担、无私奉献,全方位展现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党员队伍建设实现重大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党员队伍建设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基本形成了覆盖全面、完备管用的制度体系和相互衔接、运行顺畅的工作机制;创新方法教育管理党员不断取得实效,积极探索建立党员管理工作新机制,实现了由管住向管好、管活的转变,由静态、封闭管理向动态、开放管理的转变;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日趋完善,表彰先进、弘扬正气,爱国奋斗、建功立业,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推动全党形成见贤思齐、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
经过百年洗礼,我们党涌现出一批又一批革命志士、建设楷模、时代先锋,建设了一支信念坚定、政治可靠、素质优良、纪律严明、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汇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磅礴力量,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党员队伍逐步发展壮大
从1921年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一直处于革命战争的硝烟之中,是党员队伍发展史上最不平常的时期。党员人数由建党时的57人发展到建国前的448.8万人。
建党初期,为了推动中国革命的发展,我们党注重吸收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中的先进分子入党,党员队伍得以迅速发展壮大。但是,由于没有做到及时从思想上、组织上巩固党的组织,党员数量极不稳定。
国共合作为党组织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但是,由于党起初对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独立性和领导权问题还缺乏深刻认识,集中全部精力帮助国民党发展组织,忽视党的自身建设,造成党组织发展减缓甚至停滞。从党的三大到三届一中全会,近半年时间里,党员增加不过百人,部分地区甚至有所减少。为了总结国共合作的经验教训,纠正在组织工作中右的倾向,1924年5月,中共中央在上海召开了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扩大会议,认为在大产业的工人里扩大我们的党,是党现时的根本任务之一。到1924年底,党员发展近千人。1926年7月,中央执委会四届二次扩大会议再次提出扩大党的队伍问题,征集更多的革命工人、农民与知识分子。到1927年4月党的五大召开时,党员人数发展到57967人。
1927年召开的“八七”会议,给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会议要求党组织坚决地、赶紧地、大批地吸收工农分子入党。9月29日,三湾改编提出发展党员要以战斗兵为主要对象。至1934年红军长征前夕,党员人数达到约30万人。
1929年12月召开的古田会议,首次以党的决议的形式确立了“思想建党”的基本原则,初步回答了如何从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着手,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的问题。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党内教育的目的、意义、内容和方法等,形成了党内教育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古田会议阐述的党内教育思想,不仅对早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也为今后党的自身建设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召开,我们党提出在组织上扩大和巩固党的组织的任务,针对党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关门主义”倾向,指出:“在新的大革命中,共产党需要数十万至数百万能战斗的党员。”在党员队伍建设问题上,我们党也接连犯了几次“左”倾错误,制定的“唯成分论”的党员发展和干部使用方针,使全国党员人数由革命高涨时的40多万人,锐减至抗日战争开始时的4万人左右。
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在重视发展工人党员的基础上,着力于把其他阶级、阶层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的活力,迅速壮大了党的队伍。1937年8月,洛川会议提出必须加快发展党员,保证抗战的组织基础。1938年3月,党中央专门做出了《关于大量发展党员的决议》,明确提出“大量的、十百倍的发展党员”的方针。1938年10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制定了建设党员队伍的正确方针。毛泽东指出要联合一切先进分子,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为一个伟大的群众性的党。到1945年党的七大召开时,全国党员达到了121万多人。
为了克服和纠正恐惧知识分子甚至排斥知识分子的偏向,1939年12月,中央印发《关于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坚持把“大胆发展而又不让一个坏分子侵入”作为发展党员基本方针、并把“个别吸收”作为发展党员的根本原则。从1942年春天开始,我们党开展了长达3年多的整风运动,进一步肃清了王明“左”倾错误在党内的影响。整风后召开的党的七大,规定了比较具体的党员标准,明确了党员的权利和义务,表明我们党在党员队伍发展方面的政策思想日益成熟。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党中央决定从秘密建党转为公开建党,继续增强阶级基础、扩大群众基础。
解放战争期间,党员队伍迅速扩大了近4倍,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党员人数达到了448.8万名。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加强在工人阶级中发展党员的方针,为此各地在工人中积极开展工作,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公开发展党员,工人党员数量逐渐增加。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党员素质不断改善和提高
建国初期,我们党紧紧围绕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恢复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等中心任务,大力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党员总数发展到改革开放前夕的3698.13万人,为在执政条件下党的组织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我们党特别强调党员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改造自己的主观思想。1951年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提出“为更高的共产党员的条件而斗争”的任务,明确规定共产党员的八条标准,开展了以对照党员8项条件为主要内容的整党运动,保证了当时的革命任务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提前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从1952年2月开始,中央将整党工作与“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相结合,在“三反”运动的基础上,进行党员八项标准的教育,进行登记、审查和处理。经过整顿和发展,党在组织成分和党员素质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到来以后,各方面领导骨干,尤其是科技文化部门干部,数量严重不足,远远不能适应需要。1956年5月,中央批转了中组部《关于在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计划的报告》,要求在知识分子中吸收党员的同时,应特别注意吸收高级知识分子入党。计划下发后,知识分子发展党员工作有了明显的进步。到1957年6月,在全国11万名高级知识分子中,有党员1.75万多名,许多著名科学家、教授、工程师、医师和文艺工作者,如钱学森、李四光、梅兰芳、程砚秋等被发展为党员。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年9月召开党的八大,对入党条件作了一些新的严格规定,对党员提出了一些新的更高标准,同时还规定了十条义务和七项权利。
1961年11月,中央同意并批转了中组部《关于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的报告》,指出,在轮训干部的同时,应当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广大党员普遍地进行一次教育训练。要使每一个共产党员懂得:什么是共产党,什么是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什么是党的优良传统,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党员队伍建设实现民主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从改革开放到新世纪新阶段的30多年间,通过恢复整顿提高战斗力,党员教育管理质量全面提升,党员队伍建设实现民主化制度化规范化。大批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以及新社会阶层中的先进分子被吸收到党内来,改善了党员队伍结构,巩固了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截至2012年底,党员总数达8512.7万人。
为了全面恢复和进一步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健全党的民主生活,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增强党的团结,巩固党的组织和纪律,提高党的战斗力,1980年2月,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随后,中央下发了关于加强党员教育、健全党的组织生活的意见,以《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为基本教材对党员进行轮训。1981年12月和1982年1月,中央分两批召开发展党员工作座谈会,明确了发展党员的指导思想和要求,强调要把具有高度政治觉悟和各种专业才能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党的十二大通过的党章,重新确定了入党条件和党员标准,提出了党员义务和权利,严格了发展党员的程序和方法。1983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作出关于整党决定,自始至终突出思想教育,着眼于提高广大党员的思想觉悟。1988年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方针。为了提高党员素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在职工群众中重新树立党组织威信和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同年12月,中央批转中央组织部《关于建立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的意见》,许多地方和单位制定了具体措施和办法,使这项工作走上了经常化、制度化轨道。1989年年底开始,鉴于有些党组织严重不纯、有的党组织软弱涣散,中央决定在党内进行一次清查、清理,纯洁党的组织。清查、清理基本结束后,按照从严治党的方针,进行做合格共产党员教育,在部分单位进行一次党员重新登记。在此基础上,发展新党员工作进一步加强。同时,注意在高知识群体、青年中发展党员工作,增强了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1990年,中央颁发《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进一步规范了发展党员工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期间,1992年党的十四大通过的党章,在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中,专门增加了一项内容,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带头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动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艰苦奋斗,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党的十五大通过的党章,根据新的形势提出了新要求,在第二条中特别强调了“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在党员队伍中开展了学理论、学党章的“双学活动”,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流动党员、下岗职工党员、离退休党员的管理。
进入新世纪以后,各级党组织严格按照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规模适度、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的要求,突出重点,坚持不懈地做好发展党员工作。2004年7月,中央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的意见》,指出要继续做好在新社会阶层中的发展党员工作。同年9月,《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发布。作为第一部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它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基础性法规,在保障党员权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6年,中央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创新管理方式,落实管理责任,有利于流动党员作用发挥。同年,中央印发《关于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
党员队伍活力持续增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各级党组织积极贯彻中央关于党员队伍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党员数量、结构得到了持续的调整优化,进一步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党中央更加重视在生产、工作一线和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截至2021年6月5日,党员总数为9514.8万名。
不断提高新发展党员的质量。2013年2月,中央印发《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和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着力把各方面先进分子和优秀人才吸纳到党内;2014年5月,中央办公厅印发《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这是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的重要遵循。
为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2014年3月,中央印发《关于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意见》,提出在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中,要建立健全调查研究制度、基层联系点制度、结对帮扶制度、基层挂职任职制度、定期接待群众来访制度、党员承诺践诺制度等。
严格组织生活,强化党员教育。2016年10月,中央印发《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逐步构建和完善以党章为根本,以“三会一课”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组织生活会制度、谈心谈话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党内政治生活制度体系,把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形成制度性、规范性的安排。
不断提高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现代化水平。为激发党员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我们党建立健全党内关怀帮扶长效机制。2019年2月,中央办公厅印发《中国共产党党内关怀帮扶办法》。5月,中央印发施行第一部《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提出要坚持“三会一课”、主题党日、集中培训等基本制度,对党员教育管理的内容、方式、程序等作出规范,是新时代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遵循。
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党中央决定首次评选颁授“七一勋章”。按照2017年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党内功勋荣誉表彰条例》,“七一勋章”由党中央设立,是党内最高荣誉,一般在中国共产党成立“逢五、逢十”的年份授予。2021年3月,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工作的通知》。6月29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北京举行,授予马毛姐等29位同志“七一勋章”,激励全党坚守初心使命、忠诚干净担当。
启 示
从建党时50多名党员,发展成为今天已经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最大规模执政党,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一路劈波斩浪,栉风沐雨,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关键在于我们党始终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方针,不断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缔造了一支强大的共产党员队伍。
一百年的实践证明,必须以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为指导,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党员队伍建设才有可靠的思想保证;必须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根本要求提出党员队伍建设的具体政策,始终坚持党员队伍建设的正确方向;必须增强共产党员的党员意识,使党员牢记宗旨、心系群众,更好地激发党员的先进性,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必须加强教育管理,不断提高党员质量,这是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纯洁性的关键环节;必须统筹推进党员队伍建设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切实做到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党员充分发挥作用;必须形成党员队伍“吐故纳新”、保持生机活力的机制,永远做人民公仆、时代先锋、民族脊梁,这是党员队伍发展的重要机制,也是党组织保持先进性的重要手段。
本文来源共产党员网,由红井冈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整理编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