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井冈山红井冈培训基地官方网站!
井冈山领导干部红色教育培训

井冈山人物

正文

63、“我们夫妻俩也打个大虫给你们看看”

时间:2021-05-20来源:阅读:()

元宵节过后,学校开学了。毛泽建到衡阳女三师上学,毛泽民动身前往萍乡安源路矿,家里留下毛泽东、杨开慧、毛泽覃、王淑兰和孩子们。经过一段疗养,毛泽东的病情大有好转,神经衰弱症基本康复,只是肺部的病还需要服药治疗。他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开始在韶山一边进行调查,一边点起韶山反抗旧社会的烈火。

这时,毛泽东早就作了韶山工作的准备,去年年底,他就把共产党员毛福轩从安源派回了韶山。

毛福轩,号恩梅,也是韶山冲人,父亲叫毛俊明,忠厚老实,靠给地主做工维持一家生活。毛福轩小时受雇给别人放牛。14岁那年,因闹灾荒,跟着父母外出乞讨,逃荒到南京、江阴一带。结果,毛俊明被抓去江阴炮台当兵,不久因耳朵被炮声震聋、眼睛被炮烟弄瞎而被赶出军营。毛福轩扶着 父母,带着小妹,艰难地返回韶山,以做长工、打短工养老扶小,生活极端 贫困。

艰难的生活折磨,使毛福轩思考了许多问题,如富人为什么不劳而 富,穷人为什么劳而不富等等,但又不得其解。因此,只要上屋场的毛泽东 回家,他就要去登门求教。毛泽东也乐意同他交谈,把他看做自己在乡间的一位挚友。

1922年秋天,经毛泽东介绍,毛福轩来到长沙,在湖南向修大学附设 补习学校当校工,一面做事,一面学习文化,进步很快,何叔衡、夏明翰等 都很喜欢他。为了让他到实际斗争中去锻炼,不久,毛泽东派他和毛泽民 一起到安源煤矿,在工人消费合作社工作。同年末,他加人了中国共产党。

为增加韶山工作的力量,毛泽东还把毛泽覃、毛新梅、贺尔康等人也 留下来了。贺尔康是韶山杨林贺家坳的人,几年前和毛福轩一起,由毛泽 东介绍到湖南自修大学半工半读,后来又到陈昌等人主办的湘江学校学 习,是青年团干部,这次是告假回到韶山的。他朴实稳重,很能干,又肯学 习,毛泽东非常喜欢他,于是把他和毛新梅都留下来,在韶山协助开展农 民运动。

韶山有走亲访友的习惯。毛泽东利用这个习俗,到一些亲戚、朋友和 左邻右舍家里访友串门子,由近而远,广泛地接触群众,既了解韶山农村 社会情况,又向农民宣传革命道理。

3月26日,农历三月初三,是乡里人传统的“上已节”,据说三月三,地 菜子煮鸡蛋,吃了一年都不会生病。因此,家家户户拔地菜子煮鸡蛋吃。这 一天,毛泽东夫妇和贺尔康一起前往杨林炉门前的亲戚罗石泉家。

杨林罗家就是毛泽东原配罗氏之家。罗父叫罗鹤楼,妻子毛氏,与毛 贻昌家有些沾亲带故,加上罗鹤楼与毛贻昌性格相投,又有些生意往来, 因此两家关系密切。

当初,少年毛泽东长得英俊魁梧,精明能干。毛贻昌去罗家走访、谈生 意,时常带上长子毛泽东。毛泽东谦恭有礼,每相逢皆执侄辈礼,称罗鹤楼 的妻子毛氏为“姑母”,称罗为“姑父”或“叔父”。罗家夫妇对这位后生颇有 好感,有意将女儿许配给他。毛贻昌更希望“早栽树,早成荫,早讨媳妇早 抱孙”,看穿罗家之意,便提出与罗家结为儿女亲家,又马上得到了罗家的 赞成。双方置办好了嫁妆,毛罗两家举行了热闹的婚礼。

这时,罗氏已在毛家病逝,但是毛罗两家还是时常走往。

毛泽东夫妇和贺尔康沿着弯弯曲曲的山间小路,又翻过一座大山,来到炉门前,先看望了罗鹤楼,然后来到了罗石泉家。

罗石泉是毛泽东元配罗氏的堂兄,他比毛泽东大5岁,曾就读于韶山 南岸私塾,与毛泽东同学,二人关系甚好。罗家出身贫苦,生活困难,毛泽 东常分饭给他充饥,并予接济。  毛泽东时常同父亲去炉门前罗家,因此与 罗石泉相交甚多。后来,毛、罗两家结为秦晋之好,毛泽东与罗石泉之间来 往更多,关系更加密切。罗石泉为人朴实、憨厚,学过医,是个乡村教师。

刚走到堂屋门口,贺尔康就指着堂屋里面的神龛说道:

“润之先生,你看,那神主牌位前还站着一个赵公元帅呢!”

“他们对赵公元帅礼拜最勤,可是赵公元帅总不让他们发财。”毛泽东 风趣地说。

3人边说边进了屋。罗石泉见到毛泽东,非常高兴,连忙请他们在横堂 屋里坐下,又端上几碗茶来。然后又叫继配妻子尹氏张罗着为毛泽东做中 饭。毛泽东连忙说:

“不用备饭,刚才在你堂叔家已经说好了在他家吃饭。这回来,是看看 你的。”

但是,罗石泉坚持叫妻子尹氏煮了3碗地菜子煮鸡蛋,叫毛泽东、杨 开慧和贺尔康品尝。

这时,罗石泉的父亲罗竹楼和罗石泉隔壁一个开小店的堂叔罗立芳, 还有罗石泉的妹夫贫苦农民黄可忠以及几个邻居,见罗石泉家来了客人 都闻讯跑过来,把横堂屋挤得满满腾腾的。

罗石泉和黄可忠知道毛泽东是从外面回来的,很想知道外面的情形, 看有没有谋生隨路。毛泽东同他们亲娜交㈣。几位贫苦农民听说毛 泽东回韶山来要为穷苦人说话、办事,为穷苦人找出路,非常乐意地谈了 各自的家庭、生活情况,还谈了财主老爷们和洋人如何互相勾结剥削压迫 穷人的现状,纷纷表示要跟毛泽东外出谋生。

听了大家讲的情况后,杨开慧说:“现在全国都差不多,大多数人生活 贫困,吃不饱饭,穿不暖。”

“是呀,不管是哪里,作田人大都是像你们所讲的,一年有半年过不下去。但是,这是为什么呀? ”毛泽东接上话说道。

“为什么呢? ”罗石泉问道。

“世道难,钱难赚呗! ”罗立芳回答说。

“为什么世道难呀? ”毛泽东反问。

“不知道。”几个人都说不出来。

“这是因为有‘洋财东’,有地主压迫、剥削穷人。穷人想过好日子,只 有摆脱他们的压迫、剥削。不然是办不到的。”毛泽东说。

“地是他们的,我们如何摆脱得了呀?要种他们的地就得受他们的压 迫剥削呀! ”罗石泉的父亲罗竹楼插言说。

“那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大家团结起来,跟他们作斗争。”贺尔康告诉 他们说。

这时,毛泽东又说道:“洋人在中国的土地上设租界,办工厂,修教堂, 实际上好多东西是中国人制造的,但都要加个‘洋’字,什么都是‘洋货’。”

说到这里,毛泽东指着隔壁罗立芳那间小铺子说:“那铺子里就有‘洋 油’‘洋布’。不打倒洋财东和土豪劣绅,我们就没有好日子过。”

通俗深刻的谈话说得罗石泉和罗立芳等人连连点头称是,不知不觉就 到吃中午饭的时候了。这时罗鹤楼已派来一个青年农民叫毛泽东一行人 吃饭,来人听到毛泽东生动的谈话,也坐下来倾听。

毛泽东见他衣衫褴褛的样子,知道是个穷苦人,亲切地问他叫什么名 字,与罗鹤楼家是什么关系。原来他是罗鹤楼的五女婿,毛泽东的连襟,叫 毛华村。毛泽东又问他家里有多少人,自己有田没有。毛华村告诉毛泽东: 他家里有4 口人,租地主的田种,农闲时给地主家当零工,还会点儿染布 的手艺,眼下在罗家小铺里帮忙。

毛泽东又问他:“你租了田,又在外面做手艺,屋里吃的有了没有?”

毛华村叹了口气,说:“哪里有吃的,倒三七租,自己只剩得一眼屎点 子。遇到荒年,就只好去讨米。”

毛泽东看了看大家,接着说:“这些地主好狠心的,我们穷苦农民一定要站起来,打倒他们,自己当家作主。”

这时,罗立芳又问道:“润之先生,你要这些贫苦农民站起来,像民国七年那样,随便就垮了,那不要搞得家破人亡呀!”

罗立芳所说的“民国七年”是指1918年钟志申、彭铁匠等贫苦农民为抗交烟灶捐,与土嶔成胥生做斗争的事。毛泽东听了后,俯身从地上检起一块蔑片,说:“不要怕,一块蔑片容易断,一把篾片捆在一起就不容易断了吧!穷人只要扎紧把子,团结起来,就能翻得身。”

罗石泉和毛华村一听,兴奋地点着头说:“是这道理!是这道理!”

小铺老板罗立芳也低着头,认真地思索起来。

毛泽东一行人从罗家吃了中饭出来,又顺着弯弯曲曲的田边小路,向前走了十几里,前往钟志申家。

为了开展轰轰烈烈的农民革命运动,毛泽东和杨开慧一户一户地走 访,向农民宣传革命道理,动员他们起来同土豪劣绅做斗争。除访问了许 多贫苦农民以外,他们还访问了一些进步知识分子和开明士绅,争取各界 对农民运动的同情和支持,孤立、打击那些最反动的土豪劣绅。

韶山是个偏僻的穷山冲,深山老林多,野兽出没无常,走访一户农民, 往往来回要走几十里山路,毛泽东夫妇常常是日头出来就出门,跋山涉 水,走访调査,到晚上才回家。  

有时太晚,回不来,就住在亲戚朋友家里。

有一次,毛福轩跟随毛泽东夫妇在杨林缎访问了几户人家以后,又在 瓦子坪开了一个积极分子座谈会。散会的时候,已经深夜了。瓦子坪离上屋场足足有20里路,还要翻过一座大山。毛福轩想起大山上有虎,深更半 夜翻山,.怕碰上老虎,就对毛泽东说:

“山上有虎,晚上过山怕虎伤人哩!”

毛泽东说:“人三分怕虎,虎有七分怕人,不怕它!”

杨开慧也笑着说:“武松一个人在景阳岗打死一只大虫,这次遇到老 虎,我们夫妻俩也打个大虫给你们看看!”

众人大笑。他们仍然深夜翻山回到了韶山冲。

在毛泽东等人亲自走访亲友,进行组织发动下,毛福轩在龙豹湾一 带,毛新梅在望冲湾、柘木冲一带,钟志申在汤家湾一带,组织了秘密农 协。接着,庞叔侃在庞氏族校一带,李耿侯在李氏族校一带,柳季刚在杨家 庄一带,罗石泉和罗立芳在杨林缎一带也都相继组织了农会,还有很多地 方的农协,正在酝酿之中。


本文来源《杨开慧》,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由井冈山红井冈培训基地整理编辑发布。


网站首页

拨打电话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