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0来源:阅读:()
2023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对外交流中心举行的捐赠仪式上,一位老人宣布捐款1000万元人民币,用于母校设立教育基金、促进敦煌学研究的发展。7月10日,这位老人再向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捐资1000万元。
2000万元的巨额捐款,是老人数十年科研成果获得的全部奖金,以及多年来积攒的个人存款。这位倾其所有致力于敦煌的保护、研究与发展事业的老人,就是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敦煌女儿”的樊锦诗。
01
1962年的一天,正在北京大学考古系学习的樊锦诗接到学校组织同学前往敦煌实地观摩学习的通知。一直对敦煌怀有浓厚兴趣的樊锦诗非常兴奋,当即报名参加。
敦煌莫高窟矗立在中国西北的漫漫黄沙之中,自然环境恶劣,生存环境艰苦。樊锦诗祖籍杭州、长于上海,从小到大习惯了城市生活的她,在这里吃尽了苦头。
第二年毕业时,曾再也不想去敦煌的樊锦诗偏偏又被分配到敦煌工作。心头一横,打起背包,樊锦诗带着对敦煌艺术的憧憬和热爱,再次长途跋涉来到黄沙遍野的莫高窟。
那时的莫高窟受风沙侵蚀严重,壁画褪色、破损甚至脱落。保护莫高窟已刻不容缓,樊锦诗除了用治沙种树的方式来减缓风沙对敦煌壁画的损害外,还要冒着生命危险爬到数十米高的洞窟中去清理积沙。
02
1977年,国家对文物保护单位有了更加科学的规范要求。敦煌莫高窟作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还缺少科学的记录档案。
当时,担任敦煌文物研究所副所长的樊锦诗当即作出决定:要建立完善莫高窟自己的科学记录档案。她制定了详细的档案规格:南区共492个洞窟,每一个都要单独建立档案,包括洞窟平面、剖面图,配有窟形、窟顶、四面墙壁共6张照片,并配以文字说明。
1986年,樊锦诗和同事们用十年时间建立并完善了敦煌莫高窟科学记录档案。从此,莫高窟在历史上第一次有了准确完善的图像和文字资料。
1987年12月11日,敦煌莫高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莫高窟和它背后的樊锦诗,再一次让世界领略到中国璀璨文化的新高度。它的价值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03
敦煌莫高窟申遗成功后,樊锦诗立即投入到一项更为棘手的工作之中。
当时,彩塑和壁画的色彩与清晰度都有所消退,壁画本身也面临着损坏的危险。由于拍照和录像都存在一定局限性,樊锦诗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构想:利用计算机技术,永久保存敦煌壁画、彩塑艺术等历史信息。
樊锦诗与敦煌研究院积极寻求国际合作,最后决定借助轨道和相机拍摄多张照片,再用电脑拼接成完整的石窟壁画。
在樊锦诗的不懈努力下,敦煌研究院与合作机构攻克一道道技术难关,先后完成了洞窟壁画高清图像采集、洞窟三维模型构建、球幕电影节目制作等一系列重点项目。这些现代科学技术在中国文物保护领域的应用,让敦煌文化遗产向“永久保存、永续利用”的目标迈出了坚实一步。
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樊锦诗“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
樊锦诗的初心和情怀在时光中洗练,她用自己瘦小的身躯,为莫高窟的东方美学撑起了一片顶天立地的雄伟屏障,也让中华文明的精神宝藏又一次在世界闪耀!
来源:CCTV国家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