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井冈山红井冈培训基地官方网站!
井冈山领导干部红色教育培训

井冈山人物

正文

我的母亲彭儒——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时间:2021-06-18来源:阅读:()

母亲于192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参加革命工作,1930 年6月2日由彭国梁介绍,由青年团员转为共产党员。她先后参与了宜章 县骑石村发动的年关暴动、湘南起义、井冈山斗争、中央苏区斗争、长 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开国大典、反对林彪、“四人帮”斗争、 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等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几乎所有重大历史事件。她南 征北战、日夜奔波,经常废寝忘食地工作,很少有休闲的时间。刚从工 作岗位上退下来,她确实有些不适应。我父亲过早地去世了,她失去了 生活的伴侣,我们这些子女又在不同的岗位上班,而且都有自己的小家 庭,不同母亲住在一起,这就难免使家里显得过分冷清。这种淸静,对 于一个工作战斗了一辈子的人来讲,一开始是很难适应的。

母亲非常喜欢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每逢有幵会或参观活动、纪念活 动,她都会感到兴奋。她会在头-天很认真地做好各种准备。虽然她在穿着上一贯非常朴素,但是,她非常讲究衣着的干净整齐,对鞋子,不 论是皮鞋或布鞋,都要求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每当有什么活动安排时,她都会充满期待,会兴奋地睡不着觉。她 觉得参加社会活动不仅可以了解外界的各种情况,学习不少新知东西, 而且可以会见许多老同志、老战友。和这些人在一起,他们总会有谈不 完的话题和叙不完的友情。

1986年6月,母亲重返当年战斗过的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等 地。她同当年在吉林工作时的老战友孙亚衡、李仲民等重聚长白山下,穿上朝鲜族妇女服装,虽然当年的黑发已变成了白发,但她的精神和风 采,仍不减当年。她同老战友们一起,沿着当年的足迹,走了许多地 方。她不顾年迈体弱,竟然登上了长白山。在天池边,她迎着习习的凉 风,远眺友好邻邦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国境,联想起与朝鲜同志共 同战斗的峥嵘岁月。她一生中唯一的一枚名章还是朝鲜同志给她刻的,一直珍藏至今。

抗日战争胜利后,母亲从延安奔赴东北,在东北人民自治军东北 民主联军政治部民运工作团工作。1946年6月至1949年5月历任中共吉林省延吉市委组织部部长,中共吉林省委党校组织科科长、组教处副处 长、吉林省委妇委会常委(二把手)等职。她虽然离开吉林有30多年, 但吉林的山山水水和人民群众,特别是朝鲜族的群众,给她留下了深刻 的印象。她常常会想到在吉林工作的艰难岁月,怀念那些勤劳朴素、能 歌善舞的朝鲜族同胞。故地重游,勾起她翩翩联想;看到老战友和一些 当地的老乡,她的心情是95样的兴奋和喜悦。特别是到了延吉市和省委 党校,她感到更加亲切。从她重访旧地的照片上可以看出,她脸上总是 充满着喜悦的笑容,尤其是她穿着朝鲜族妇女服装那种神态和笑容,真 是令人赞叹!

1987年,当母亲拿到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60周年大会的请柬 时,非常兴奋。8月1日,她出席了庆祝大会。总书记胡耀邦同志亲切地 对她说:

“你是我们工农红军中最早的女战士,以后年年建军节我们都要邀 请你!”

从湘南起义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母亲作为红军中最早的女战士之一,抚今追昔,心潮澎湃。她曾和曾志同志,多次到基层部队看望年轻的指战员们。看到这些年轻的军官和战士们,她心里是多么的髙兴 啊丨她回想在井冈山“朱毛会师”的场面。15岁的她,在临时搭建的主 席台上,随着音乐的节拍,轻盈地跳起了 “葡萄仙子”的舞蹈,而且她 还和其他女红军战士深情地唱起了湖南民歌:

 

杀猪要杀年关猪,

打仗要打邝镜明,

娶亲要娶贫家女,

当兵就要当红军。

 

婉转动听的歌声贏得了毛泽东、朱德、陈毅等领导同志以及会场上 一万多红军官兵的热烈掌声。

1987年10月,母亲应邀出席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60周年大会。 作为少数几个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幸存者,她和曾志深受瞩目。母亲 和曾志是相识长达70年的同乡和战友。她们是一起从宜章出发上的井冈 山,长期以来互相关城护,结下了深厚情谊。母亲对井冈山怀有深深的眷恋之情。只要有机会,她就要上井冈山。2007年6月,中共江西省 委、省政府在南昌举办了纪念父亲陈正人诞生100周年座谈会。那时, 母亲已94岁高龄了,而且已经行动不便。但是,她执意要参加座谈会, 并且坚决要上井冈山。

座谈会结束后,许多人都上井冈山去了。但江西省委、省政府的领 导同志以及我们家属考虑到她年纪大、行动不便,加之江西正值雨季, 因此都劝她不要上山了。但是,她还是强烈要求上井冈山。无奈,我们 只好陪她老人家在南昌郊区转转,然后,我们又陪她老人家到德安共青城胡耀邦陵园去了一趟。陵园有73个台阶,大家用轮椅抬着她拾阶而 上。当到了胡耀邦墓碑前时,我们大家都向她欢呼:

“井冈山到啦!”

她微微地笑了笑说:“我老了,井冈山去不了,来看看耀邦同志的 陵园也是我的心愿啊。”

1991年9月,母亲应邀出席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纪念中华 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60周年纪念会”。

1931年11月7日至20日,在瑞金召开的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圆代表大会期间,母亲和曾碧游(古柏夫人)在大会秘书处担任秘书工 作。她们每天负责将大会的各种文件刻成蜡版,再去油印,忙得热火朝天。在这次大会期间,父亲陈正人当选为主席团常务主席,后又当选为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执行委员。

会议期间,在贺子珍的提议下,母亲同曾碧漪与当时在中央工作的 周月林、康克清、钱希均、贺子珍在瑞金叶坪村合影留念。

这张照片如今已流传得十分广泛,但母亲在1977年1月份才看到。 这张照片还是我于1977年1月份参观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博物馆时发现 的。当时,我就请军博的负责同志给我冲洗几张,他们很热情地答应了 我这个要求,而且很快寄给了我。

之后,我翻拍洗印了许多张,分別送给了康妈妈、曾妈妈和李敏 (毛泽东和贺子珍之女)。在我母亲现有的照片中,这是她最早的一张 照片。

1996年10月22日,母亲手持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发给 她的请柬,应邀参加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的大会,和许多当年参 加长征的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的女同志重新见面。看 见这么多的老战友,她心里倍感亲切。

在会上,她分别同王定国、陈琮英、刘英、林月琴、邓六金、谢飞、 蹇先佛等老战友提手、交谈、合影留念。老战友们虽然都住在北京城,但 因为年事已高,且居住分散,所以平时也很难见面。母亲只要有开会的机会,几乎有会必到。每当她看见这些生死与共的老战友时,她的心情都非常兴奋。她们在一起,共同回顿那战火燃烧的岁月,每一个人都有许多传 奇的故事。在八—军旗和共和国的旗帜上都留有她们血染的风采。

1997年,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参加长征的女红军举行了隆重的签旗仪式,母亲也参加了这一活动。她与邓六金、蹇先 任、林月琴、钟月林等老战友在一起谈笑风生。那激情燃烧的岁月,再 一次徜徉在她们的心田。

同年,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了大型电视专题片《共和国之魂》座谈 会。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张震接见了大型电视纪录片《共和国之 魂》中提到的老同志。该纪录片讲述了人民军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 发展历程。作为中国工农红军最早的女战士之一,母亲倍感骄傲与自 豪。在座谈会上,原中共中央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特意走到我 母亲跟前,同她握手致意,我及时拿着相机,拍下了这一难忘的瞬间。

同年6月5日,母亲参观了西柏坡。参观后,母亲题了词:

从井冈山到西柏坡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 路。西柏坡是中共中央农村包围城市的最后一站。从西柏坡进城后,党 的中心工作就转移到了城市。母亲几乎经历了中国革命的全过程、她用八个字概括了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母亲是这一轰轰烈烈的漫长的历史进程。母亲是这一轰轰烈烈的漫长的历史全程的亲历者、见证人。可以说,她的不平凡的传奇人生,是这一历史 过程的缩影。

1999年,母亲在86岁时迎来了共和国诞生50周年大庆。作为大革命时期的老同志,她应邀登上天安门城楼,检阅人民军队和游行队伍。此时,据她14岁参加革命已过了72年的时光。如前所述,母亲参加过共和国处于摇篮时期的开辟工作,也见证了开国大典。母亲为共和国的建立和成长奋斗了一生。她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共和国诞生50周年大庆的观礼 是当之无愧的。

2003年11月15日,作为参加过井冈山斗争唯一健在的女红军,母亲 在二女儿宜生的陪同下,前往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现为国家博物馆),为《井冈山精神》大型展览开幕式剪彩。此项活动,在《人民日报》 2003年11月16日第三版做了报导。新闻稿重点报导了母亲参观展览的情 景,并配有母亲参观时的新闻图片。90岁的母亲,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情有独钟。在创建和坚守井冈山的斗争中,她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 井冈山精神,成为她永远的记忆,也是她给后人传承的精神遗产。这份精神遗产,是我们子孙后代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动力。

2006年10月,母亲在延生、求真的陪同下,饶有兴趣地到中国革命 历史博物馆参观了《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展览》。她接受 了记者的采访,对着摄影机背诵了毛主席诗词《长征》。中央电视台大概是第四套节目播放了这段录像。

除了参加各种纪念会、庆祝会、座谈会外,母亲还先后到山东省、 河北省和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参观访问,了解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 和党风党纪建设的新气象,看望了一些老战友、老同志,参观了现代化 部队建设,在昆明还参观了1999年世界花卉博览会。那时,她虽年近90 岁,但精神仍然很好,走路不用人搀扶,思维仍然敏捷,谈吐也很流畅。见到这位白发苍苍的革命老人,几乎人人交口称赞:“彭老是新长征路上一棵不老松!”


网站首页

拨打电话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