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6-18来源:阅读:()
滕文生,1940年10月生,湖南常宁人。曾任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原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
采访组:滕文生同志,您好!我们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已40余年了,这次会议作为伟大的历史转折载入史册。当时,您曾参与了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讲话稿的起草工作。请您回顾一下这段历史。
滕文生:1978年12月18—22日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伟大的历史转折点而载入史册。在这次全会前,举行了为期36天的中央工作会议,为全会作了充分的准备工作。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我当时在国务院政治研究室工作,有幸参与了这篇讲话稿的起草工作。
邓小平通过在多种场合的讲话、谈话,首先进行思想上政治上的正本清源。他还指示国务院政治研究室写了一系列理论文章,这些文章大都是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在《人民日报》发表的。1978年5月10日,中共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第60期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5月11日,《光明日报》全文刊登。当日,新华社转发了这篇文章。12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解放日报》等全文转载。邓小平、陈云等对此文当即予以肯定和支持。以上这些都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提供了舆论准备。而中央工作会议,则是直接为三中全会的召开进行思想、政治和组织准备的。
中央工作会议开始前,邓小平就要国务院政治研究室为他起草一篇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中心思想是阐明为什么要把党和国家的工作着重点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中央工作会议讨论的中心议题,也是关于党和国家的工作着重点的转移问题。工作会议的前一段,邓小平没有参加,因为他于11月5日—14日出访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三国,当他回国后出席中央工作会议时,与会同志对党和国家的工作着重点转移问题已统一了认识,陈云在东北组发言后,会议已开始讨论平反冤假错案,以及从政治上组织上进行拨乱反正的问题。这时,邓小平就要求国务院政治研究室重新为他起草讲话稿,他还亲自草拟了讲话提纲,主要是讲打破僵化、解放思想的问题。
我记得是1978年12月5日下午,我们重新开始起草这篇讲话稿的。起草工作由于光远布置、林涧青具体主持。全篇讲话分为四个部分:一、解放思想是当前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二、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三、处理遗留问题为的是向前看;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我参与起草第一部分和第四部分。
采访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提出和阐明了诸多重要的改革思想。他对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是如何定位的?
滕文生:邓小平阐明了社会主义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他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是一件很重要的必须做的事。”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改革的目的也是为了进一步解放生产力,为生产力的更好发展开辟道路。所以邓小平说改革也是一种“革命性的变革”,也是一次革命。为什么说它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呢?这是相较于我们党领导人民已经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来说的。无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还是社会主义改革,都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的组成部分。
邓小平阐明了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他说:“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这是一件大事,表明我们已经开始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路子”。这就阐明了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和必须坚持的改革的正确方向。要实现自我完善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指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中存在的那些还不健全不完善以至还存在弊端因而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具体经济制度、不适应经济基础巩固和发展要求的具体政治制度;而不是指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政治制度是好的,是不能有丝毫动摇和改变的。对不完善的具体经济政治制度进行改革,目的正是为了更好地巩固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政治制度,使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从基本制度到具体制度所具有的优越性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以利于更好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进步,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巩固与发展。
从改革一开始,邓小平就十分强调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的重要性。他说:“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要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但在四个现代化前面有‘社会主义’四个字,叫‘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为了坚持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的性质和社会主义发展的正确方向,邓小平强调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由于有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掌舵,我们的社会主义改革,从一开初就战胜了来自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干扰,从而得以沿着正确的方向向前发展。
采访组:邓小平曾指出,我国农村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要经历“两个飞跃”。这一重要思想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滕文生:改革始于农村,既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又为城市改革提供了经验。邓小平一直十分关注农村的改革和发展问题。上世纪80年代中叶,随着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的推行,农业连续几年大丰收,不仅很快基本上解决了粮食短缺的问题,各地农村还涌现出一大批乡镇工商企业,邓小平高兴地称之为“异军突起”,认为这样一来,农业战线的富余劳动力就有了就地转移之所。同时,邓小平从中已预察到随着农村劳动力的社会化分工水平,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农村的改革和发展将会出现新的飞跃。1990年3月3日,他在同江泽民、杨尚昆、李鹏同志谈话时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1992年7月,邓小平在审阅党的十四大报告稿时又指出:“关于农业问题,现在还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我以前提出过,在一定的条件下,走集体化集约化的道路是必要的。”“社会主义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农业也一样,最终要以公有制为主体。”
邓小平关于农村改革和发展的“两个飞跃”思想,为农村改革和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正确方向,是我们必须坚持贯彻执行的。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到现在,又过去了30年,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实践,越来越证明邓小平提出和阐明的这一重要思想是高瞻远瞩。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和阐明的关于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农村党组织要带领农民兴办合作社、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等重要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两个飞跃”思想。
采访组: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关系、分配方式,以及应该怎样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邓小平提出了哪些重要判断和思想?
滕文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认为适当降低所有制关系上的公有化程度,适当发展一些包括劳动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的非公有制经济,不会影响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而且会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邓小平指出:“发展一点个体经济……欢迎中外合资合作,甚至欢迎外国独资到中国办工厂”。同所有制关系上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相适应,在分配关系上则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多种分配方式共存,这样就有利于调动劳动者和经营者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实行这种分配方式,也是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重要调整与改革。
邓小平在谈到首先要搞好按劳分配这个分配主体时说:“我们一定要坚持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按劳分配就是按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根据这个原则,评定职工工资级别时,主要是看他的劳动好坏、技术高低、贡献大小。政治态度也要看,但要讲清楚,政治态度好主要应该表现在为社会主义劳动得好,做出的贡献大。”改革和发展的实践证明,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以上这样的调整与改革是必要的和正确的。改革和发展的实践还将继续证明,采用这种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和这种分配制的实现方式,再加上努力发扬民主,处理好劳动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真正实现相互平等,这是最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正确运行制度。
为改革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邓小平首先从思想认识上阐明了应该如何正确看待计划与市场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问题。他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他还明确指出:“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这些精辟论述就从理论上讲清了为什么要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建立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新的经济体制的基本道理。这就为统一全党的认识,为党的十四大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进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上的这种改革,也是同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上的改革相适应和相配合的。
采访组: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关于这一命题,邓小平有哪些重要论述?如何理解这些论述?
滕文生:1982年9月1日,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1987年10月25日—11月1日召开的党的十三大作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大政治判断。在大会召开前夕,邓小平就指出:“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这就是说清楚了我们从新中国成立开始进入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后,就一直是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发展阶段,并且这一阶段将长时期存在。
邓小平阐述了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1世纪中叶的100年间,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历史时期。对这100年的建设和发展,邓小平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构想。与此同时,邓小平还明确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起抓,必须同时把这两个文明都建设好。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根据邓小平的这些思想和论述,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建设社会主义的两大文明,全面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
总之,我们要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首先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中国特色是“特色”在社会主义之上,而不是“特色”在别的什么主义之上。马克思主义中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会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归根到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要全面充分地体现在两个文明建设上。中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要体现全体中国人民对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愿望和需要;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则要体现全体中国人民对提高精神生活水平的愿望和需要。总的来说,我们的社会主义改革,就是为建设包括两个文明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道路和提供保障与服务的。邓小平指出:“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工作方式和精神状态的一系列深刻变化。”“表明我们已经开始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路子。”这就是说,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践过程,也就是探索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二者是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
采访组: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达到共同富裕需要经历一个怎样的发展过程?
滕文生:邓小平从改革开放一开始就预料到,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实行“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等改革措施,全国各个地区的发展差距和城乡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在一段时期内势必拉大,甚至会出现贫富比较悬殊的现象。因此,他对如何通过加快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同时又注意搞好收入分配、逐步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问题,一直在思考和研究。
从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他对于共同富裕的构想和如何处理“先富”与“后富”的关系、如何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提供支持与帮助,以及在什么时候要把解决共同富裕问题作为党和国家的一个重大课题来研究,先后作出了一系列论述。他说:“我们实行改革开放,这是怎样搞社会主义的问题。作为制度来说,没有社会主义这个前提,改革开放就会走向资本主义。”“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在谈到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要注意防止两极分化问题时,邓小平指出:“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
在谈到什么时候要把从分配上解决共同富裕问题作为党和国家的一个重大甚至“中心课题”来研究解决,以及如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和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问题时,邓小平指出:“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到那个时候,发达地区要继续发展,并通过多交利税和技术转让等方式大力支持不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又大都是拥有丰富资源的地区,发展潜力是很大的。总之,就全国范围来说,我们一定能够逐步顺利解决沿海同内地贫富差距的问题。”
实践已经证明,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一个渐进的长远任务,同时也是一个紧要的现实任务。“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一年胜似一年地朝着“共富”的目标努力。只要按照邓小平同志所构想的从一部分人“先富”走向全体人民“共富”的辩证统一的改革发展蓝图坚持不懈地实践下去,就一定能够最终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
采访组:您如何评价邓小平理论在我国改革开放历史上的地位,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滕文生:邓小平提出和阐述的一系列重要思想,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奠定了理论基础,这也是他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的开创性的重大历史贡献。
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思想理论也在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不仅继承了邓小平关于改革开放的开创性思想,而且大大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了这些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和阐明的关于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思想,关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思想,关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思想,关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思想,关于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思想,关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思想,关于开展“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思想,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关于加强政治巡视和监督的思想,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关于伟大社会革命和伟大自我革命的思想等等,不仅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理论实现了新的飞跃,同时也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在思想上理论上政治上作出的创新性的重大历史贡献。
(采访组成员:储峰 黄珊 高长武)
来源:《学习时报》2021年6月2日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采访组